SONY SACD的音頻響應
大約兩年前,國內兩本最主要的音響刊物《高傳真視聽》與《音響論壇》,兩位總編輯都在雜誌上談到了Sony發展的SACD系統。他們二人的關點相同:由於SACD的取樣頻率很高,高至2.8224MHz,故音質十分了得,前級與後級擴大機的頻率響應要高至100KHz,才能再生SACD的完美音質。這種論點頗值得商榷,或是說:根本就是錯的!
我們先談取樣頻率,CD系統是44.1KHz,DAT數位卡帶及BS衛星直播是48KHz。這兩種系統的取樣頻率都不高,特別是對於20KHz的音頻,讓許多人認為過於粗糙。但這兩種數位系統都沒有壓縮及解壓縮,因此若是不變更記憶儲存格式,將CD的取樣頻率提高至88.2KHz,那播放時間就不到40分鐘。因此又要取樣頻率高,又要播放時間長至75分鐘,碟片的尺寸就要加大。若是增加光碟片的密度、資料量,現在的讀取頭可 能也要改。
DVD影片,其數位音頻的取樣頻率是48KHz。但DVD audio的取樣頻率則是192KHz,而SACD,取樣頻率更高,為2.822MHz,後兩者都有經過類似「壓縮及解壓縮」的過程。理論上,digital數位音響,取樣頻率高,對音質再生確實是有利無弊。
為何我說兩位總編輯極可能都錯 了?以收聽FM廣播為例,雖然接收頻率高達88~108MHz,但我們的音響系統仍是以20Hz~20KHz應付之。同樣的道理,不論SACD取樣頻率有多高,就算高到2.822GHz,其原始音頻訊號仍是20Hz~20KHz。因此當你將取樣頻率看成是FM廣播的載波頻率(當然它們的工作方式完全不同,並不宜直接做比較),就很容易明瞭:取樣頻率只是工具,而不是目的物。不論工具是多少MHz或GHz,目標都是20Hz~20KHz;因此何來100KHz之有?
以目前CD規格做說明,其取樣頻率是44.1KHz,許多音響迷認為高頻細節不足或高頻粗糙硬冷;取樣頻率若提升至441KHz,高頻就會比較細緻。但audio類比的高頻,由頭到尾都是20KHz,它是我們要聽到的最高頻訊號;難道取樣頻率提高了,20KHz就會變成30KHz?這不是失真嗎?
數位電話通訊,不考究音質,故取樣頻率很低,10KHz不到。若是為了確保通訊高傳真,技術上我們也可以將取樣頻率提升至2.822MHz(當然這種做法沒實質意義),依兩位總編所言,通話品質就會高達100KHz?因此我認為正確的說法應該改成:SACD的取樣頻率很高,可以很輕鬆、不失真的「應付」或「處理」高至100KHz的高頻。
若真的一定要符合100KHz之高頻響應,那聆聽SACD就一定得搭配Sony的超級擴大機和超級喇叭嗎?可是兩位總編輯卻可以用一般擴大機、一般喇叭,然後說SACD非常好,讓人總覺得多少是有些矛盾!
雖然取樣頻率和載波頻率都可視為工具,但實際上也有極大的不同,取樣頻率的高或低,直接影響到音質的再生,故站在audio立場,理論上是取高不取低。但載波頻率不同,目前FM調頻廣播是88~108MHz,若想要提升音質,不必提高頻帶,只要將間隔頻率由200KHz改成400KHz就保證棒呆了!同理,目前國內NTSC電視台,若頻寬由6MHz改成8MHz,保證畫質、音質都會向上提昇! (註:AM調幅電台間隔頻率為9~10KHz)
載波頻率高,不一定對音質或畫質有利,但載波頻率愈高,頻寬就有可能加寬;頻寬加寬就一定有利。─當然這是類比式的觀念,若以數位方式思考,那還是採用壓縮技術。
DVD-
audio的壓縮技術以MLP為主,M就是英國的Meridian。事實上,Meridian曾做過實際的test,是針對現行的CD系統:只要將取樣頻
率由44.1KHz提升至56KHz,那就會大幅提升音質,一點不比192KHz的DVD-audio差!
不過實驗雖有意義,但卻很難正式上市,畢竟已有三種規格─已經很亂了。
SACD
與DVD-audio最大的特點是多聲道的運用,可是目前的音響系統仍以stereo立體聲為主,甚至DAC也幾乎都是屬於兩聲道。因此,SACD或
DVD-audio唱盤 ,雖然背板上也有digital
out數位輸出,但卻將取樣頻率降低,不超過96KHz;聽說最主要的理由是防止盜拷。有提到「開放」之說,不知是否已開放?
討
論一下:為何當初Philips公司在制定CD規格時,會將取樣頻率定在44.1KHz?
這有兩個因素的考慮:一是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《合唱》,二是5吋光碟片的單面容量。Philips工程師當時的想法是:將《合唱》交響曲完整錄製在一張光
碟上,該曲目全長約74分鐘。從燒錄片就可知道,最早上市的都是650MBs左右,有了「時間」及「容量」,才回頭設定取樣頻率。若取樣頻率高,《合唱》
交響曲就要分成兩張。
Mercury
出版CD唱片後,有人就發現到這家公司的CD超長的,有好幾張都接近77分鐘!
而由於光碟片製作技術的提昇,現在已有超過800MBs的燒錄光碟。若能將laser讀取頭的光束再縮窄,例如改成藍光blu-ray,那現行CD的取樣
頻率就可以提高至64KHz;若果真如此,LP黑膠系統可能就真的完蛋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